<address id="rzhhl"><listing id="rzhhl"><nobr id="rzhhl"></nobr></listing></address>
<big id="rzhhl"><progress id="rzhhl"></progress></big>

<track id="rzhhl"></track>

    <form id="rzhhl"><strike id="rzhhl"><var id="rzhhl"></var></strike></form>
    <noframes id="rzhhl">
    <ruby id="rzhhl"></ruby>

    <dl id="rzhhl"><big id="rzhhl"></big></dl><progress id="rzhhl"><dl id="rzhhl"><font id="rzhhl"></font></dl></progress>
    <address id="rzhhl"><big id="rzhhl"><mark id="rzhhl"></mark></big></address>
      <menuitem id="rzhhl"></menuitem>
      <p id="rzhhl"></p>

      <p id="rzhhl"></p>

      <video id="rzhhl"></video><menuitem id="rzhhl"></menuitem>

      MENU
      新聞中心
      NEW VARIETIES
      聯系方式
      專家觀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家觀點
      欧美三级片-三级片电影-亚洲欧美国|free性印度高清videos|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欧美电影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address id="rzhhl"><listing id="rzhhl"><nobr id="rzhhl"></nobr></listing></address>
      <big id="rzhhl"><progress id="rzhhl"></progress></big>

      <track id="rzhhl"></track>

        <form id="rzhhl"><strike id="rzhhl"><var id="rzhhl"></var></strike></form>
        <noframes id="rzhhl">
        <ruby id="rzhhl"></ruby>

        <dl id="rzhhl"><big id="rzhhl"></big></dl><progress id="rzhhl"><dl id="rzhhl"><font id="rzhhl"></font></dl></progress>
        <address id="rzhhl"><big id="rzhhl"><mark id="rzhhl"></mark></big></address>
          <menuitem id="rzhhl"></menuitem>
          <p id="rzhhl"></p>

          <p id="rzhhl"></p>

          <video id="rzhhl"></video><menuitem id="rzhhl"></menuitem>

          涂洪濤 桃園主要害蟲——食心蟲的發生與防治

          來源:《果農之友》雜志 作者: 2020-04-22 00:00:00 瀏覽量:

            進入5—6月后,桃園害蟲防治的重點主要是果實害蟲的防治,下面就桃園主要食心蟲的種類與防治方法作以介紹。

            1  桃園主要食心蟲的種類

            桃園主要食心蟲的種類有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桃蛀螟、橘小實蠅等害蟲。

            2  桃園主要食心蟲的發生與危害

            2.1 梨小食心蟲

            梨小食心蟲簡稱梨小,又名東方蛀果蛾、桃折心蟲,屬鱗翅目、卷蛾科。在我國南北果產區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櫻桃、梨、桃、李,還可危害蘋果、山楂、杏、棗、海棠、枇杷等果樹。

            【危害特點】 

            4—7月份,梨小幼蟲在嫩梢髓部內蛀食,被害新梢萎蔫下垂、枯死、折斷。蛀孔外有蟲糞,易于識別。7月份則蛀入果實,多從果肩或萼洼附近蛀入,直到果心。早期蛀孔較大,孔外有糞便,引起蟲孔周圍腐爛變褐,并變大凹陷,形成“黑膏藥”。后期蛀孔小,且周圍呈綠色。

            【形態特征】

            (1)成蟲:體長4.6~6毫米,翅展10.6~15.0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前緣有7~l0組白色斜短紋,翅面中部有一小白點,近外緣處有10個黑色斑點。

            (2)卵:扁橢圓形,中央稍隆起,初產時呈淡黃白色半透明,漸變微粉紅色。

            (3)幼蟲:老熟幼蟲全身桃紅色,體長10~13毫米。頭部黃褐色,腹部末端有臀櫛4~7個刺。低齡幼蟲體白色,頭及前胸背板黑色。    

            (4)蛹:體長6~8毫米,黃褐色,紡錘形,腹部背面有兩排短刺。外被有灰白色絲繭,長橢圓形,稍扁平,長10毫米。 

            【發生特點】

            梨小食心蟲在華北地區1年發生3~4代,華南地區1年發生6~7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基部土縫中、樹干翹皮縫隙等處結繭越冬。翌年3月開始化蛹,越冬代成蟲于3月底至4月初開始羽化,4月中旬達到羽化盛期并開始產卵。一代幼蟲孵化和蛀入桃梢、蘋果梢的時間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盛期在5月中旬。幼蟲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越冬。成蟲多產卵于果實肩部,特別在兩果相接處產卵多,少數產于葉背和果梗上。由于發生期不整齊,各代之間有重疊現象,四個蟲態共存。1~3代主要危害桃樹新梢,無桃樹時也危害蘋果新梢,一般第三代成蟲從7月中旬起轉移到蘋果園危害。梨小食心蟲有轉主危害習性,因此,在桃、蘋果、梨果樹混栽果園危害嚴重。多雨潮濕年份發生重。
          2.2桃小食心蟲

            桃小食心蟲屬鱗翅目蛀果蛾科害蟲,又稱桃蛀果蛾、桃小食蛾、桃食卷葉蛾,簡稱“桃小”,是中國北方果樹生產中危害最大、發生最普遍的食心蟲類害蟲之一。

            【危害特點】

            桃小食心蟲主要危害蘋果、桃、梨、山楂、棗、李等果樹。幼蟲一般由果實胴部、底部蛀入,果實表面留有針狀大小蛀果孔,呈現黑褐色凹點,四周濃綠色,常伴有淚珠狀果膠外溢,干涸后呈白色蠟質膜。因蛀孔較微小,不易發現。幼蟲鉆蛀取食果皮表層至果心,蟲道彎曲,內有紅褐色蟲糞。幼果期危害,果實一般變黃脫落,偶見樹上懸掛。幼蟲老熟后,脫果前3~4天形成脫果孔,將部分糞便排出果實。部分糞便常粘附脫果孔周圍,易于發現。

            【形態特征】

            (1)成蟲:雌性蟲體較大,體長7~8毫米,翅展15~18毫米;雄性蟲體較小,體長5~6毫米,翅展13~15毫米。全體灰白色至灰褐色,復眼紅褐色。雌蟲唇須較長、向前直伸,雄蟲唇須較短、向上翹,該特征是鑒別雌雄蟲的主要特征之一。成蟲前翅中部近前緣處有近似三角形藍灰色大斑,近基部和中部有7~8簇黃褐或藍褐斜立的鱗片。后翅灰色,緣毛長,淺灰色。翅韁(昆蟲后翅的前緣基部發生的一根或多根硬剛毛,飛行時用于連接前、后翅)雄蟲1根,雌蟲2根。

            (2)卵:橢圓形或桶形,初期橙紅色,漸變為深紅色,孵化前期卵頂部可見幼蟲黑色頭殼。卵頂部環生2~3圈“Y”狀刺毛,卵殼表面具不規則多角形網狀刻紋。

            (3)幼蟲:幼齡幼蟲淡黃或白色,近老熟時體長13~16毫米,桃紅色,幼蟲體長、大小、顏色常因寄主植物等因素略有差異。幼蟲腹部顏色較淺,無臀櫛,頭黃褐色,前胸盾黃褐至深褐色,臀板黃褐或粉紅色。幼蟲老熟后,作繭化蛹,繭分為夏繭和冬繭兩種類型。夏繭較大,長紡錘形,長7~13毫米,繭絲松散,幼蟲呈“一”字形化蛹。冬繭較小,扁圓形,長2~3毫米,繭絲緊密,幼蟲呈“C”形蜷縮化蛹。

            (4)蛹:初期黃白色,漸變灰黑色。足和觸角端部游離,蛹壁光滑無刺。

            【發生特點】

            桃小食心在北方果區廣泛發生,在北方地區一年一般發生1~2代,在河南發生2~3代,以老熟幼蟲在果園樹下土壤、堆果場、果樹根頸部結繭越冬,越冬代幼蟲5月中旬開始出土。出土后主要在樹冠蔭蔽處、石塊、土塊、果樹老根、雜草、雜物等處作夏繭并化蛹,成蟲羽化后常晝伏夜出,一般經2~3天產卵,每只雌蟲的產卵期約為15天。初孵幼蟲常在果實表面爬行選擇適當部位蛀果危害,桃小食心蟲成蟲世代重疊嚴重,導致其代數區分不明顯。桃小食心蟲的發生與當地溫度、濕度、寄主植物種類等關系密切。越冬幼蟲出土、化蛹、羽化、產卵等都需要較高的濕度,成蟲出土時需要土壤濕潤,天干地旱時幼蟲幾乎全不能出土,而雨后出土數量顯著增多。5—6月降雨量的多少是影響越冬代成蟲羽化時間和數量的主導因素。因此,防治時需要根據天氣情況合理調整。
          2.3桃蛀螟

            桃蛀螟,又名桃斑螟,俗稱桃蛀心蟲、桃蛀野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在我國北方果區廣泛分布。

            【危害特點】

            桃蛀螟是一種多食性害蟲,寄主包括高粱、玉米、向日葵以及桃、梨、杏、李、蘋果、梅、柿、核桃、板栗、石榴、無花果、柑橘、龍眼等果樹。在高粱和玉米上桃蛀螟以幼蟲取食心葉和鉆蛀莖干危害,在果樹上主要鉆蛀果實危害。桃蛀螟幼蟲不僅蛀食果實,影響果實發育,導致變色、脫落,而且該蟲在果內排泄糞便,對果實產量、品質和商品價值等造成嚴重影響。

            【形態特征】

            (1) 成蟲:體長10~15毫米,翅展20~26毫米,全體黃至橙黃色,體背、前翅、后翅散生大小不一的黑色斑點,似豹紋。雄蛾腹部末端有黑色毛叢,雌蛾腹部末端圓錐形。

            (2)卵:長0.6~0.8毫米,寬0.4~0.6毫米,橢圓形,具有細密而不規則的網狀紋。隨時間推移,顏色由初產時乳白或米黃色漸變為橘黃色,孵化前期變為紅褐色,可以此推測產卵時間。

            (3)幼蟲:體長18~25毫米,體背多為淡褐、淺灰、淺灰藍、暗紅等色,腹面為淡綠色。頭暗褐,前胸盾片褐色,臀板灰褐色,各體節毛片明顯,灰褐至黑褐色,背面的毛片較大,第1~8腹節氣門以上各具6個,成2橫列,前4后2。氣門橢圓形,圍氣門片黑褐色突起。腹足趾鉤為不規則的3序環。

            (4)蛹:長11~14毫米,紡錘形。初為淺黃綠色,漸變為黃褐至深褐色。頭、胸和腹部1~8節背面密布細小突起,第5~7腹節前后緣有一條刺突。腹部末端有6條臀刺。

            【發生特點】

            桃蛀螟在中國每年發生代數存在較大差異。如華北地區2~3代,華東地區3~4代,西北地區3~5代,華中地區5代,華南地區5~6代。該蟲主要以老熟幼蟲在樹翹皮裂縫、枝杈、樹洞、干僵果內、貯果場、土塊下、石縫、園藝地布及覆蓋物、板栗殼、玉米和高粱秸稈、雜草堆等處結繭化蛹越冬。越冬代幼蟲一般在3月下旬開始化蛹,4月中、下旬開始羽化,5月下旬—6月上旬進入羽化盛期。5月中旬田間可見蟲卵,盛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一直到9月下旬,均可見蟲卵,世代重疊嚴重。隨蛀食時間的延長,果內可見蟲糞,并伴有腐爛、霉變特征。幼蟲5齡,經15~20天老熟。

            
                 2.4  橘小實蠅

            橘小實蠅屬雙翅目,實蠅科,是一種世界性檢疫害蟲,能夠危害250余種水果和蔬菜,主要危害種類包括柑橘類、石榴、楊梅、桃、枇杷、香蕉、番石榴、木瓜、楊桃、梨、柿、辣椒、茄子、西紅柿、無花果、荔枝、龍眼等,以幼蟲蛀食致使果實腐爛脫落。以前對我國長江以南的水果危害最為嚴重,近兩年在北方地區不斷報道發現橘小實蠅危害,其中在河南、陜西、北京均有連年報道危害的情況。

            【危害特點】

            成蟲產卵于寄主果實,幼蟲在果實中取食果肉并發育成長,幼蟲成熟后從果實中外出并入土化蛹,成蟲在土壤中羽化外出。作物果實受橘小實蠅幼蟲危害后,可造成落果或使果實失去經濟價值,該蟲嚴重發生的地區可造成作物絕收,或達80%以上的作物產量損失。據在鄭州初步調查,橘小實蠅對桃園危害最為嚴重,8月份后桃果危害率幾乎達到100%,多種果樹混栽最適宜橘小實蠅發生猖獗,前期危害桃、杏、李,然后轉移到梨、蘋果、棗、獼猴桃上,最后還可危害柿、核桃等,幾乎所有北方果樹都可以成為其危害對象。

            【形態特征】

            (1)成蟲:體長7~8毫米,翅透明,翅脈黃褐色,有三角形翅痣。全體深黑色和黃色相間。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黃色的“U”字形斑紋十分明顯。腹部黃色,第1、2節背面各有一條黑色橫帶,從第3節開始中央有一條黑色的縱帶直抵腹端,構成一個明顯的“T”字形斑紋。雌蟲產卵管發達,由3節組成。

            (2)卵:梭形,長約1毫米,寬約0.1毫米,乳白色。

            (3)幼蟲:蠅蛆形,類型無頭無足型,老熟時體長約10毫米,黃白色。

            (4)蛹:為圍蛹,長約5毫米,全身黃褐色。

            【發生特點】

            雖然我國此前大量研究認為橘小實蠅基本適宜在長江以南發生,1月平均溫度在-1℃以下地區為不適宜發生區,但目前調查發現,在一些設想的非適生區發生嚴重,并已在局部地區造成嚴重危害。目前對北方各地的橘小實蠅是當年從南方水果攜帶侵入還是在當地生存連年繁衍并無定論。但從發生地逐年危害加重的現象判斷,應該會是在當地定居,北方種群是否已經發生耐寒性突變也未見報道。在未來對北方果樹的潛在威脅尚不能明確預測,從當前局部發生情況看,認為橘小實蠅在發生果園要比常見的桃小食心蟲或梨小食心蟲危害嚴重,不僅直接造成果品危害,在外觀完整的果實內部發現和家蠅幼蟲大小相近的橘小實蠅老熟幼蟲,足以影響到消費者對果品的直接消費,所以對北方果樹產業存在很大的潛在風險。

            橘小實蠅的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4種蟲態。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橘小實蠅世代重疊嚴重,全年均可活動,無嚴格的越冬現象。而在溫帶地區,該蟲1年發生1~5代,可以同時以老熟幼蟲、蛹及成蟲3種蟲態越冬。在28℃下,橘小實蠅羽化7~12天便開始交尾,每次交尾持續2~12小時,雌蟲在日落黃昏前后四處飛舞并釋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蟲。成蟲日產卵1~40?;蚋?,雌蟲平均產卵400~1 800粒。橘小實蠅幼蟲分3個齡期。1~2齡幼蟲不會彈跳,第3齡老熟幼蟲會從果中彈跳到土表,找適當地點化蛹,跳躍距離可達15~25厘米,高度可達10~15厘米,并可連續跳躍多次。土壤含水量低于40%或高于80%時,老熟幼蟲入土慢,且死亡率高。

            3  主要防治方法

            3.1  農業防治

            梨小食心蟲具有轉移寄主危害的特性,盡量避免桃、李、杏與梨、蘋果混栽。冬季清掃果園落葉落果,刮除老翹皮,并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越冬代幼蟲。在幼蟲發生初期,要及時剪除被害梢集中燒毀、及時摘除有蟲果集中銷毀。秋季在樹干綁一圈瓦楞紙或草把可誘集越冬代幼蟲,可在春季幼蟲出蟄前解下集中銷毀。

            桃小食心蟲以老熟幼蟲入土越冬,可以在越冬幼蟲出土盛期,樹冠下培土或覆蓋地膜。防止幼蟲出土及羽化為成蟲?;蛘咚巹┨幚硗寥?,用辛硫磷或毒死蜱噴施樹冠下,或上述藥劑加水5倍拌250倍細土,將毒土均勻撒于樹冠下,可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桃蛀螟危害果實采收后至新梢萌芽前,及時摘除樹上僵果,撿拾樹下干、僵、病、蟲果實,集中燒毀或深埋。燒毀時要注意防火,深埋時要輔助撒施石灰或藥劑,且深度不小于20厘米。果樹生長期間,隨時摘除蟲果,處理害蟲。果園養雞、鴨、鵝等家禽,可啄食脫果幼蟲,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4月下旬起可在果園安裝黑光燈,掛誘集罐、性引誘芯等誘殺成蟲,并可起到預測預報的作用。果實采收前樹干捆綁一圈稻草、雜草或果袋等雜物,可誘集部分幼蟲、蛹和成蟲,然后集中處理徹底銷毀。利用桃蛀螟成蟲對向日葵花盤的嗜食性強、喜在其上產卵的特性,分期分批種植向日葵,招引成蟲產卵,待幼蟲老熟前,集中處理,可以有效降低蟲果率,減小蟲口密度,減少果園噴藥次數。

            在同一地區內盡可能種植同一品種或成熟期相近的水果品種,以打斷橘小實蠅的食物鏈。在果實成熟期間,每隔3~5天收集田間爛果或落果進行集中漚浸,可消滅果中的幼蟲,大大減低蟲源。果園內及附近忌種番木瓜、番茄、辣椒等瓜果類寄主作物,對切斷橘小實蠅食物鏈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與非寄主植物的間種、淺翻挖土、冬季灌水2~3次等措施更能破壞越冬幼蟲、蛹、成蟲生境,可促進該蟲的大量死亡。

            對于食心蟲來說套袋能夠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但人工成本也相對較高,可根據果園發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套袋。對于發生橘小實蠅的果園要注意,脫袋后1~2天可能就對桃果造成危害。

            3.2  信息素防治

            昆蟲信息素是昆蟲所分泌的能引誘同種異性個體進行交尾的微量化學物質,它是物種特定的通訊系統。

            信息素的優點:

           ?。?)無毒性:比食鹽毒性還要低,就算直接吃下去也不會有問題;

           ?。?)專一性:不會殺害其他無辜的蟲及破壞生物圈;

           ?。?)高效性:進行預測預報每月每公頃5毫克~1克,用量很小,方便靈活;

           ?。?)隨時皆可以使用:不像其他的防治方式受天氣、環境限制。利用信息素防治果樹食心蟲已經是目前果園常見的措施,主要應用方式有預測預報、誘殺、迷向等方式。

            利用信息素預測預報可以提高防治的精準度,成本低,效率高。目前上述食心蟲均已經有商業化的專用誘芯,在果園中可使用三角形誘捕器或者水盆型誘捕器進行監測,每周調查誘捕數量,根據誘捕情況在成蟲發生高峰期用藥,可顯著提高防治效果。

            誘殺法主要分為大量誘捕法和化學農藥誘殺法。

            大量誘捕法的具體方法是在田間設置一定量的誘捕器,用以大量誘殺成蟲,降低成蟲的自然交配率,從而達到減少次代幼蟲的蟲口密度、保護農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

            化學農藥誘殺法需要利用特殊設計的誘殺器,利用信息素引誘害蟲成蟲接觸誘殺器,誘殺器涂抹有觸殺性化學農藥毒殺成蟲,從而達到防治的目的。該方法的缺點是信息素主要引誘的是雄成蟲,對雌蟲無效,因此防治效果受果園蟲口基數以及果園環境、氣候情況影響較大。橘小實蠅誘殺主要采用有機磷類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混合甲基丁香酚的產品,美國陶氏益農公司推出橘小實蠅誘殺產品凝膠+二溴磷+多殺菌素+甲基丁香酚的防治效果好于敵百蟲噴霧,持效期可長達12周,但目前還未在我國登記。

            應用昆蟲信息素迷向技術防治害蟲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它具有高效無毒、不傷害天敵、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因而深受人們的歡迎。國內外對這一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很重視,特別是梨小食心蟲已經開發出成熟的商業化產品,目前一畝成本在100~150元,可根據果園發生危害情況選擇。注意使用時必須是規?;B片果園才有較好效果,一般要求不低于50畝,且要均勻設置信息素迷向散發器。

            3.3  化學防治

            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桃蛀螟均屬鱗翅目害蟲,就是一般我們說的蛾類害蟲,此類害蟲化學防治一般采用觸殺性農藥或胃毒性農藥,傳統藥劑可以使用菊酯類農藥,如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聯苯菊酯等。但應注意菊酯類農藥容易產生抗性,不能連續使用,不同菊酯農藥間存在交互抗性,并非換一種菊酯類農藥就可以,具體使用濃度注意參考農藥標簽,按照推薦濃度使用。昆蟲生長調節劑類農藥具有高度選擇性、低毒等特點,主要包括滅幼脲、虱螨脲、除蟲脲等,主要影響害蟲發育從而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速效性相對菊酯類農藥較慢,但毒性低,選擇性高,對其他天敵類昆蟲殺傷性較低,對果園生態多樣性的維持有較好效果。防治鱗翅目害蟲新型農藥還有氯蟲苯甲酰胺、茚蟲威等農藥,防治效果也比較好,可根據果園發生情況輪換使用?;瘜W防治要配合信息素預測預報結果進行,選擇準確的防治時期,可有效提高化學防治效果,減少化學農藥用量。

            橘小實蠅產卵直接在果實中,所以化學農藥無法防治橘小實蠅的卵及幼蟲,對橘小實蠅成蟲有效的農藥主要包括敵百蟲、溴氰蟲酰胺、多殺菌素、乙基多殺菌素、氟蟲腈、甲氧蟲酰肼、菊酯類等。在成蟲盛發期和產卵期用敵百蟲等藥劑加適量紅糖噴樹冠,每隔7~10天連噴3~4次,可有效殺滅橘小實蠅成蟲。